律师观点
2024-3-21
浅析商标领域下的姓名权保护
我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所规定的在先权利是指在系争商标申请注册日之前已经取得的,除商标权以外的其他权利,包括字号权、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权、姓名权、肖像权以及应予保护的其他合法在先权益。其中对于姓名权的保护,要求不得未经许可将他人的姓名申请注册商标,以致他人姓名权可能造成损害。笔者将通过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实务案例,浅析商标领域下的姓名权保护。【相关依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商标审查审理指南(2021)》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审理指南》均指出,姓名包括户籍登记中使用的
2023-10-27
​新领域新业态在专利法法条应用上的分析
《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这是对可申请专利保护的发明客体的一般性定义。但如何定义专利法中所述“发明”,各国做法不同。一些国家的专利法从正面对“发明”作出定义,既规定哪些主题属于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一些国家的专利法从反面对“发明”作出定义,既规定哪些主题不属于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采用前一种做法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和日本;采用后一种做法的典型代表是欧洲。在《专利法》第二十五条中没有明确规定计算机程序是否能够授予专利权。但在《专利审查指南》中“关于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若干规定”一章规定:如果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解决方
2023-9-22
茅台再和德芙官宣!从品牌联名看商标许可
9月14日上午10:00,贵州茅台官微在微博发布“官宣了!不藏了,酒心巧克力,9月16日见。#不藏了我和德芙官宣了#”引发热搜。前有贵州茅台与瑞幸咖啡联名推出的“酱香拿铁”热度未过,茅台再度与德芙宣布联名“酒心巧克力”。此前美酒加咖啡的“酱香拿铁”,单品上市首日狂销542万杯,销售额超过1亿元,“让年轻人喝到了第一口茅台,让中年人喝到了第一杯瑞幸”,成功打破年轻人与中年人之间的壁垒,不知道这次的“酒心巧克力”又会引发怎么的潮流,要知道联名产品的上市往往会给联名品牌的双方都带来一波新热度。品牌联名的背后其实是典型的商标许可使用行为,即一方将自己拥有的商标权许可给另一方使用,或者双方互相许可对方使
2023-9-22
字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字号注册登记在先是否当然不构成侵权?——以案例为视角
在商标侵权领域,通常绕不开与其他权利的冲突问题,字号权与商标权时有碰撞。字号与商标权利冲突的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项规定:“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七)项规定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商标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商标审查审理指南》下编第十四章【损害他人在先权利的审查审理】规定:
2023-7-14
结合案例浅析驰名商标认定要点及互联网背景下的认定趋势
驰名商标是知识产权领域重要的法律概念。驰名商标保护是《商标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即从保护驰名商标持有人利益、维护公平竞争及消费者权益出发,对可能利用驰名商标的知名度和声誉,造成市场混淆或者公众误认,对致使驰名商标持有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商标注册行为予以禁止,从而为驰名商标提供相对于普通商标更为有力的法律保护。【相关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依据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三款主张诉争商标构成对其已注册的驰名商标的复制、摹仿或者翻译而不应予以注册或者应予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虑如下因素,以认定诉争商标的使用是否足以使相关公众认为其与驰名商标具有
2023-7-5
浅析“虚假宣传”行为的调整在法律上的竞合和争议
笔者曾在实务中不止一次遇到有关于某一特定行为是否构成“虚假宣传”以及会有何种法律风险的咨询。而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首先应当厘清何为“虚假宣传”,进而确定具体行为是否构成虚假宣传;其次,根据行为的具体性质进行判断,该行为违反了哪一法律,可能会面临何种法律后果。但是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下,针对“虚假宣传”行为的调整存在法律上的竞合,故而在法律适用上存在一定的争议。一、虚假宣传的概念(一)《反正不正当竞争法》意义上的虚假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年)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
页次 4/8 每页 6 总数 4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东路39号西金大厦6层    邮编:100036    电话:010-6337 7966    传真:010-6337 7018    邮箱:litigation@boip.com.cn

Copyright©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北京市品源律师事务所,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405228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3467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