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观点
2025-8-22
从“葵花智铭”案看驰名商标保护
驰名商标因其广泛的市场认知度和卓越的商誉,受到法律更高程度的保护。与普通商标相比,其保护范围不仅涵盖禁止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的使用,更能延伸至跨类保护,即禁止在不相同也不类似的商品上使用,只要该使用可能误导公众、损害驰名商标所有人的利益。此外,在维权时效上,普通商标通常需在争议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提起无效宣告,而对于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其所有人则不受此五年期限的限制。本文将以“葵花智铭”商标无效宣告案为例,具体剖析驰名商标所享有的强化保护力度。案情概述 1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04月11日对第27546678号“葵花智铭”商标(以下称争议商标)提出无效宣告请求。申请人的
2025-8-14
非通用语种商标注册的审查规则探析
根据我国目前对非通用语种的商标审查原则,通常会将商标作为图形元素进行审查。但随着国际社会交流的不断发展,商标局在审查时,也会参考我国公众的识别能力,对非通用语种商标所表达的实际含义及呼叫等要素进行考量。本文将通过几则相关案例,浅析非通用语种商标注册的审查规则。壹非通用语种商标注册申请因与他人在先商标近似被而驳回或无效的情形案例1:关于第36697401号“くまモン”商标无效宣告请求裁定书商评字[2021]第0000154119号商标局认定:争议商标由日文“くまモン”构成,其中文含义可译为“熊本人”或“熊本熊”。申请人提交的在案证据可以证明其中文“熊本熊”、日文“くまモン”及熊图形卡通形象经长期
2025-7-7
2025年《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深度解析:强化竞争秩序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双重革新
2025年6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案,该法自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2019年修订基础上新增8项条款,修订16项条款,进一步细化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并将非法获取数据、内卷式竞争、经营者滥用优势地位等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纳入规制范围。 修订后的《反法》整体上加强了对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了知识产权保护与竞争秩序维护的协同升级,为市场主体构筑起立体化法治屏障,标志着我国竞争法律制度迎来数字经济时代的深度革新。本文将主要从知识产权保护革新角度,梳理此次修订的亮点并作简要分析。 《反不正当竞
2025-5-28
浅析使用“别称”进行商标注册的风险
在商标名称中加入产品、地域等元素,能够更直观地展示出品牌特色,但往往会面临较大的驳回风险。在这一现实情况下,部分企业选择调转矛头,通过使用别称的方式,将与产品特点相关的文字作为商标名称进行注册。本文将通过几则相关案例,浅析使用“别称”进行商标注册的风险。使用“别称”进行商标注册因误认被驳回的情形(一)易导致公众对商品的原料或品质等特点产生误认案例一:关于第77174888号“瑶桂五匠”商标驳回复审决定书商评字[2025]第0000053666号商标局认定:申请商标“瑶桂五匠”系纯中文商标,其中“瑶桂”又名“百香果”,指定使用在第5类“人用药”等商品上,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原料等特点产生误认,因
2025-5-19
浅析商品包装设计著作权与商标权的权利竞合与冲突
随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现如今企业对于自身知识产权布局意识也在进一步增强,企业中常见的知识产权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及其他。商品包装设计作为商业竞争的重要载体,其知识产权保护涉及著作权与商标权的交叉与竞合,本文将由此着眼,浅析两者在实务中进行保护的异同。当一件商品的外包装设计含有独特的图案、色彩组合或者立体形状时,其本身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将构成著作权法中的美术作品或实用艺术作品。商标则通常是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商品来源的标志。企业在进行商标布局时,可以选择商品包装设计中的某些元素申请注册为商标,比如名称或特定的图案。与商标权的取得需要通过向国家商标局提交注
2025-4-14
浅析“谐音商标”注册申请的驳回风险
“谐音商标”通常取自于生活中的常见词汇,并经过更换同音字、词的方式设计而成。因其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的优势,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然而,谐音商标在注册申请中也面临着《商标法》不同条款的规制。本文将通过几则相关案例,浅析谐音商标注册申请的常见驳回风险。一谐音商标注册申请因误认被驳回或无效的情形(一)易导致公众对商品的原料或品质等特点产生误认案例一:辽阳市太子河区洪茂种植家庭农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其他一审行政判决(2021)京73行初11933号第50096316号“昭硒香簇及图”商标法院认定:原告对于诉争商标创意来源于“朝夕相处”的解释真实可信,本院亦相信原告生产的大米产品确实含有“硒”元素,然而,
页次 1/8 每页 6 总数 47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东路39号西金大厦6层    邮编:100036    电话:010-6337 7966    传真:010-6337 7018    邮箱:litigation@boip.com.cn

Copyright©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北京市品源律师事务所,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405228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3467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