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观点
2022-5-17
结合案例浅析提高商标共存协议认可度的几个要点
近年来,随着审查风向愈加严格,共存协议被认可可能性降低。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下述共存协议最终被认可的相关案例,浅析可提高共存协议的认可度的几个要点。通常认为,在先商标权人认为在后申请注册的商标标志不会造成混淆误认,或者允许在后近似的商标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或服务上申请注册的,可通过签署共存协议主张两商标不构成近似商标。但在实务中,仍需结合《商标法》第三十条的立法目的(避免商标权利冲突之外,还应避免造成消费者混淆误认),同时为避免当事人通过共存协议的形式规避《商标法》规定的商标权共有制度,做进一步综合分析。近年来,随着审查风向愈加严格,共存协议被认可可能性降低。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下述共存协议最终被认可的
2020-7-13
APP商家应如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现在,打开手机,查看你手机里有多少个APP?是不是经常多的觉得自己手机内存不够用?  APP目前在互联网大行其道,每天都有大量新的APP上市,每个人的手机、Ipad每天都会登录不同的APP寻求各种服务。在PC互联网上,域名是最宝贵的财富,这已经成为一个没有争议的共识。而在App时代,域名变得不像过去那么重要了,赢得高度关注的却是之前更多被传统行业重视的商标。如果你的企业推出了一款新的App,就应该在第一时间为你的品牌抢注相关的商标,不要等应用真正出名了才去管。这里说的商标,除了软件名称商标,也不要忘记对应用Logo也进行注册。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注册更多的类别,你今天在做App,谁知道明天寻
2020-7-13
外观设计侵权及授权理论分析
引言:  笔者近期看到的一起侵权纠纷中,被诉侵权方提出了与被诉侵权产品完全相同的外观设计在确权程序中,已经获得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认可(维持专利权有效),认为其与授权外观设计不相同也不相近似,二者的区别技术特征对于整体的视觉效果产生了显著地影响作为侵权过程中的不侵权抗辩理由。但是审理该案的法院最终对无效宣告审查决定书没有采信,作出了侵权成立的判断。  针对法院和复审委看似矛盾的处理结果,哪一方更有道理?  首先,以授权外观设计被维持的决定作为侵权诉讼中的抗辩理由,是否能够得到法律原理上的支撑。  外观设计获得授权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修正)(以下简称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
2020-7-13
浅谈吉祥物的商标注册保护问题
 吉祥物又可以叫做萌物,一般指用拟人化形象来引起公众对品牌的注意和好感,加深品牌印象。在当今社会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一个品牌如果想要迅速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一个优秀的吉祥物往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加深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产品的记忆识别,某种程度上,消费者对吉祥物的认同就是对品牌和产品的认同。  在众多的品牌营销案例中,不乏吉祥物传播经典案例,比如北京奥运会的福娃,她们成为传播奥运精神的使者,使公众短时间内加深对北京奥运会的认知。日本熊本县的吉祥物“熊本熊”,使熊本县迅速成为观光旅游的圣地,并迅速掀起了一股“熊本熊”潮流,知名手机品牌小米手机的吉祥物米兔,让米粉们更加忠实的热爱小
2020-7-13
驰名商标“河套”面粉艰辛维权路
  近日,内蒙古恒丰集团在京召开“河套”知识产权保护新闻发布会称,已经对涉嫌侵犯“河套”商标权的相关公司提起了诉讼,并且案件均已得到法院受理立案。  恒丰集团认为,在面粉行业中,恒丰最先推广河套品牌产品,一直以河套品牌为核心大力投入推广费用及建设销售渠道。1996年,“河套”商标核准注册,2002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获得“中华老字号”、“北京奥运会粮油产品优秀供应商”荣誉称号,等等。诚然,恒丰集团及其“河套”商标获得了诸多荣誉,但在笔者看来,恒丰集团此次维权之路并不顺畅,甚至可以说会有些坎坷,结合发布会内容及相关客观事实,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探讨。 “河套地区”的
2020-7-13
“鸭子”笑了,“鸡”哭了,只因《商标法》这一条款
《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业内简称“不良影响”条款,在商标实务中,该条款的适用标准一直是存有争议。“不良影响”条款如歌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般,让人捉摸不透。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结了“叫个鸭子”商标驳回复审行政纠纷一案,二审法院推翻了商标局、商评委、一审法院的观点,在业界又引起一场“不良影响”大讨论。笔者试图借此判决,并通过以往的案例,对“不良影响”条款的法律规定、适用标准进行浅见分析,以求争鸣。  《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八)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共计八项,指的都是标志
页次 5/7 每页 6 总数 4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东路39号西金大厦6层    邮编:100036    电话:010-6337 7966    传真:010-6337 7018    邮箱:litigation@boip.com.cn

Copyright©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北京市品源律师事务所,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405228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346739号